【韓國美食】首爾手帳自由行Part 3 - 元堂土豆大骨馬鈴薯豬骨湯初體驗(內有菜單與價格)
大家好,我是喜愛旅行Rami(拉米),是位全職插畫家。
「旅行之所以令人著迷,是因為裡面藏有太多意想不要的驚喜」每一次開始旅行時我總是這樣期待著
而這次突然的韓國之旅很幸運地第一天就讓我遇到了第一個暖暖「意外」── 一位從台灣來的女孩
說起來其實Rami我在這次來韓國前幾乎對韓國文化完全沒有認識
既沒有追韓星也沒有看韓劇更是個韓文文盲的我
認真要說對韓國的印象的話,大概就是筷子超難用、辣炒年糕還有無限的泡菜泡菜泡菜吧
就在對韓文化極陌生的路上,拿著手上的資料碎碎唸著晚上有什麼餐廳好去吃呢?
(餓到受不了的狀態已在首爾塔之旅中表露無遺了 XD)
此時在旁邊的女生突然開口說起了中文,一開口就嚇了我一跳啊
畢竟同為亞洲面孔,不開口完全沒有發現身邊就有台灣同鄉呢!
她是一位從台灣來韓國打工度假的女生
因為她我才知道原來打工度假的國家不只有在澳洲和日本呀
問起她若想在這附近吃有韓國特色的食物有沒有辣炒年糕和部隊鍋以外的推薦呢?
女孩一想就說:「那就去試試馬鈴薯豬骨湯吧!」
「!」
什麼?!這是什麼料理連名字我都是第一次聽說呢!
我喝過馬鈴薯湯也喝過豬骨湯,但倒是沒嚐過兩者合一的搭配呀
腦海裡冒出了西餐的小湯碗和中式排骨湯的湯碗,實在好難想像應該把這道料理裝在哪種碗裡來期待比較合適
而且畢竟只是一道「湯」,感覺還是要吃點主菜才行
問了一下女孩那除了豬骨湯外還有什麼主食類推薦的嗎?
女孩瞪大了眼睛說:「不不!我想那一碗湯就很夠你們吃飽了!」
她說她都是點最小碗的和兩三個朋友一起分著吃
咦?真的假的?!竟然只能點一碗還不能獨享?!
女孩很肯定的點頭,一邊在地圖上畫出她和朋友常去的馬鈴薯豬骨湯專賣店(區區一碗湯竟然還有專賣店?!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別前女孩再三囑咐:「記得點的時候點最小碗一起吃就好,千萬不要點到中碗或大碗的!」
嗚,最小碗耶,一定是因為女孩和她朋友都很瘦的關係
我情不自禁地捏起肚子上若隱若現的肉,心想若是我不小心一個人就吃掉一整碗的豬骨湯我......
是一定不會承認的!!!嗯!(握拳)
於是跟著女孩在地圖上的指示開始在明洞尋覓第一次聽聞的馬鈴薯豬骨湯
從明洞的地鐵出來不用多久
就在巷弄裡找到了一塊言簡意賅的招牌
等一下啊老闆,這招牌也太直接了吧!
就只寫了「元堂土豆大骨」,還畫了一顆應該是土豆的謎樣象徵圖
老闆,你把豬放哪去了?
門口還有斗大的發光招牌,還好看起來不是只有賣一樣菜而已
雖然都是韓文英文,但是人都到門口了看不看得懂已經無所謂了
有點緊張的進到裡面
畢竟這是Rami我來到韓國第一次進餐廳啊!
喔喔喔~滿滿的人看起來應該很不錯吧(畢竟現在時間已經是晚上11點了啊!)
服務員安排我們坐在木板區,需要脫鞋然後盤腿坐
沒有挖洞的桌底讓人難得這麼強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腳的存在感,到底要怎麼放才舒服真的是門學問
不管那麼多了,先來看看菜單
菜單上有中文!!!真是太甘心了~
看了一下土豆(馬鈴薯)大骨(豬骨)湯真的有大中小耶
還有煎餅、食鍋伴飯都一應具全呢
好,就來先點個土豆大骨湯小的來試試
一碗差不多要台幣800元左右,這湯真是不得了!
好,那就來點餐吧~
呃,等一下這個點菜單上面為什麼沒有中文啊!!!這是個怎麼樣的概念?!
於是我只好拿著有中文的單子和點菜單上那有如外星文的韓文交叉比對,怎麼韓文也不太一樣啊?!
勉勉強強終於比對出最接近解,小心翼翼地畫上了(小),深怕點錯至少還可以再吃一碗
結果店圓一來一看就說:「小的土豆大骨是吧?」
啊!!!你會說中文那我剛剛是在膽顫心驚什麼啦!!!(把我的心還給我!)
等待的期間順便研究一下這裡的環境
嗯,每張桌子上都有個大鐵蓋,看起來很像燒烤店的設備
附近有一大桌10幾位韓國大叔們在聚餐,聲音很宏亮
而且會很有規律地每隔一段時間就發出高亢的呼聲然後乾杯,好想加入啊(笑)
環顧一下店內裝飾
哎唷怎麼這麼多泡著......人參?的瓶瓶罐罐啊?
這樣一罐一罐裡面一條條地放在店裡,嗯嗯嗯......感覺有點微妙呢......(如果店內燈光再昏暗一點的話......)
不過沒有太多的時間感受微妙
很快地店員就熟練地端上了小菜
有三大盤呢!小黃瓜、蘿蔔、泡菜~
除了小黃瓜之外那兩盤也紅的太驚恐啦!
吃了一口泡菜真的是頗辣,跟台灣吃的泡菜不太一樣,韓國的泡菜好大片啊
就在我還在用舌尖的味蕾分析著泡菜味道的差異時
店員突然吆喝著說小心小心要上菜了
......
他說這就是土豆大骨湯,小碗
等一下這湯也太大了吧!!!
這根本是馬鈴薯豬骨「鍋」啊!!!
老闆這樣一個人來旅行的人要怎麼辦啊?!
來看一下比例尺
剛剛還覺得人家的小菜盤滿大的,現在根本變超小
這一鍋別說兩個人吃,感覺四個人吃都沒問題!
上面像冬粉的東西比在台灣的冬粉米粉都要來的粗大許多
稍微把冬粉拌進湯裡,馬上就有變軟的感覺
另外湯裡還放了有特殊香氣的葉子
有人說這是芝麻葉,也有人說這是紫蘇葉
Rami我覺得這葉子長得很像以前種的紫蘇,可是味道好像又不太一樣
後來查了一下似乎是紫蘇屬的芝麻葉(?)
無論如何,這種葉子似乎在韓國很常被拿來添加在料理裡
獨特的香味讓人對此地的飲食有了更深的印象
除了芝麻葉外湯裡還灑上了這......神奇的粉
似乎也是一種香料,但辣辣泡菜與湯已經讓我味蕾陣亡了 XD
接下來就是無限地加溫熬煮
看!這鍋已經一臉秀色可餐的樣子了呢!
此時的煙霧很大會讓對面的人呈現一種朦朧美,差不多煮到這樣就可以關火來享用囉
享用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先品嚐一下湯頭,各種葉子的香氣與辣味的交織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趕快撈一塊豬骨上來看看啊!!!
一直很擔心所謂的「大骨」湯會不會真的如其名就是用骨頭來煮,考慮是否要再加一盤肉
結果還好大骨其實是帶肉的~
雖然肉的比例不高,但是連著骨頭的肉最好吃了
裡面的大骨肉也都已經煮到軟爛到不行
基本上用舌頭就可以輕鬆地把肉刮下來囉~(喂,不要用這種奇怪的形容)
反正就是熱呼呼軟嫩嫩又夾帶著湯汁的豬肉,真的頗好吃的
嗯,你問我土豆嗎?
馬鈴薯幾乎都融化在湯裡啦!
偶爾能撈到一些尚有形體的馬鈴薯也算是一種小確幸了(笑)
其實相較之下我覺得泡菜比湯辣
而隨餐附贈的小黃瓜則相形之下變得好爽口!一根接一根停不下手
然後就在小黃瓜身邊發現了這兩根......嗯......到底是什麼呢......
巨大化的水蓮嗎?
吃了一口水水脆脆的,還滿喜歡的~怎麼只有兩根,給我一把我可以!(搥桌吶喊)
是說吃到這麼有味道的湯與肉,真的覺得好下飯好想來點主食類呀
發現有炒飯可以點立刻加點炒飯
可是店員說炒飯要等到湯喝完才能加炒飯
什麼?!這樣吃炒飯配大骨湯的願望不就不能實現了嗎?!
但是雖然喝完大骨湯飽飽的,但還是忍不住點了個「喝完湯才能點」的炒飯來試試
過了一會店員過來把湯全部撈出來,然後端了一盆白飯+海苔+滿滿的芝麻葉
「咕咚」地就丟到鍋裡
看起來也太健康了呀
滿滿的綠色與剛剛紅色的湯成了強烈的反比
芝麻葉與海苔的香味在遇熱後流露出來
才在想炒飯該不會就是這樣吧?!用鍋子來加熱白飯這樣
才剛想完店員就把剛剛撈出來的湯緩緩加入飯裡
頓時味道又變得不一樣了
然後店員用湯匙壓了壓飯,說要靜置一下等一下就可以吃了
原來炒飯是這樣炒啊!
難怪要等湯喝完(才有鍋可以炒),有點像食鍋伴飯的感覺
稍微等了一下飯就會變得有點硬,如果喜歡鍋巴的感覺可以再等久一點喔
透過熱度米飯吸收了湯汁的辣味與香味,原本濃濃的芝麻葉味也被中和了不少
這紅紅的顏色看起來就真的超韓式的有沒有 XD
不過小碗的大骨湯加上一份炒飯真得是太飽太飽了......
但秉持著媽媽從小說不可以浪費食物的精神還是全部吃光啦!
最後當然少不了用手帳筆記紀錄這美好的宵夜囉~(吃完都過12點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你點我加入→【Rami‧插畫‧閣樓日記】的行列欣賞更多圖文日記
不喜歡,那就沒辦法惹 ˊ ˋ
p.s. 附上真人比例尺以茲證明「小碗」豬骨湯有多大啊!
Hi 我是Rami拉米
插畫家/藝術創作工作者
喜歡用畫筆與文字紀錄生活中的溫度與點點滴滴
■ Rami Illustration 拉米插畫官網
簡介/作品集/訂製畫作/週邊/教學影音
簡介/作品集/訂製畫作/週邊/教學影音
一起加入插畫的魔法世界吧~ : )
- 期待與你和妳在創作之路上美好的相遇 -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時記得選擇【名稱/網址】
才能在名稱中輸入暱稱唷~ :D